竞选家委会要先拼简历?这事英国人更有发言权:牛津剑桥8成学生家长来自金字塔尖阶层
今天,朋友圈里一个比拼家长简历竞选某小学家委会的帖子刷爆了朋友圈。小编暂时无法判断其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段子。不过,这种比拼家长背景的传统,英国人更有发言权。
作为英国的两座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很多普通人心中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然而由工党议员拉米(David Lammy MP)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却显示,这两所学校可能比你想象得更加“高不可攀”。
拉米议员(David Lammy MP)公布的数据显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每年的新生,大都来自社会上层阶级家庭:2010级到2015级的牛津学生中,约80%的学生家长都来自于社会顶层的两个群体——从事顶尖职业或身居管理高层,而这个数据仍呈上升趋势。
不仅如此,在这5年间,牛津大学的32所学院中,平均每年只有三所学院会录取成绩优秀的黑人学生,而剑桥大学每年则有约四分之一的学院不会录取一个黑人学生。“惊人”的地区差异也同时存在,相比英国北部地区的学生,学校显然更倾向于录取伦敦周围诸郡的学生。
拉米议员对这项发现“非常震惊”,他认为这是“精英主义”的历史性倒退,他形容这两所大学是“旧式校园的最后堡垒”。
英国的第一、二高收入群体约占全国人口的31%,主要从事医生、律师、以及高级经理人等职位。尽管根据官方数据,两所大学每年都会投入500万英镑用以扩大生源,但来自这两个阶级家庭的孩子仍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录取名额,从2010年的79%上升至了2015年的81%。
与此同时,大学提供的地区录取数据显示:
- 剑桥大学超四分之一,牛剑大学近四分之一的录取学生来自八个地方行政区域;
-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录取生中,48%来自伦敦和英格兰的东南部;
- 来自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约克及亨伯河地区的录取生,仅占牛津大学总录取人数的15%,剑桥大学总数的17%;
- 去年牛津大学在威尔士地区仅录取了100个学生
//图中可见剑桥大学录取的学生主要来自伦敦周边的郡市
其中剑桥大学在近伦敦四郡的录取人数达2953人次,而在整个英格兰北部地区仅录取了2619人次。而牛津大学在近伦敦五郡的录取学生人数高达2812人次,而整个英格兰北部地区的录取人数只有2619人次。
5年间,剑桥大学约四分之一的学院甚至并未录取过一个黑人学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近伦敦诸郡与大学所在地周边的申请数也的确要比其它地区高得多。
//图为牛津和剑桥大学录取成功率排名前十的地区
拉米表示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远远超过想象”。他指责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作为国家顶级学府,没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虽然个别学院和导师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变当下的录取情况,但事实上,很多牛津大学的学院仍然固守着旧有的特权,像是旧式校园的最后堡垒。”
他呼吁大学建立一套统一的录取标准,并提议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采取更直接的方式与有天赋的学生交流,邀请优秀的学生进行申请。
面对指责,两所大学则表示数据并非“故事的全部”。牛津大学的本科招生主任汗博士(Dr. Samina Khan)则认为如果对该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则会发现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早期教育时期的重视程度不同。
牛津大学发言人则表示,“我们接受拉米议员的观点,也意识到了牛津大学生源上巨大的地区性差异。改变这一点会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像牛津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一起改变这个严重的不平衡问题。”
剑桥大学发言人也声称,大学的录取标准完全建立在学术表现上,学生进入大学的最大障碍是不尽人意的成绩。他还表示目前剑桥每年在录取系统上投入的资金高达500万英镑,用以拓展招生渠道。
BBC新闻教育频道的杰弗里斯(Branwen Jeffreys)在其分析中指出,社会对此问题投入更多关注,因为这些学生最后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领袖。数据显示来自于牛津或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仅占英国成年人口的1%,但这两所学校却培养出了多位英国首相、高级法官、公务员,许多毕业生都进入媒体行业。
随后也有超过100名来自英国不同党派的议员要求上述两所大学主管学术和行政事务的校长采取“紧急措施”,帮助更多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获得在这两所学校深造的机会。
如果说数据并无法带来足够的画面感,那么一位来自剑桥大学学生的亲述,也许更能帮助大众体会在英国顶尖学府中的“阶级隔离”。
虽然英国朝野对于报告所揭示的这种极度的不平衡和差异显得非常震惊,但在剑桥大学就读的拉斯玛森(Tom Rasmussen)就表示,对于来自北方地区、工薪阶级、或者少数族裔的学生来说,这根本就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在类似的精英学府里,即使成绩和天赋都相似,这种阶级隔离也是非常普遍。
以下是他的自述:
作为来自兰卡斯特边陲小镇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我非常幸运能于2010年进入剑桥大学皇后学院攻读兽医学,成为打破“我们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进入剑桥大学”常识的少数人之一。根据拉米议员的报告,那一年的确是在录取学生多样化上做得“稍好的一年”。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像美梦成真一样,因此我在家乡也变得非常有名,我自己和我的家人都非常自豪。一个毕业于小镇平凡高中的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好成绩,拿到了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我在普雷斯顿(Preston)Debenhams连锁百货的打折区购置了一套西装,满怀激动地“上京”去剑桥大学报道。
在我正式报道之前,我对学校的班级组成、种族成分、南北分歧一无所知,而有着精英教育背景或家里更富有的学生却对这种差异了如指掌,并特地花时间耐心地向我讲解这种情况。
我和其他少数几个不属于白人中上层阶级,也非毕业于私校的同学深知在这个阶级隔离严重的精英学校要出人头地的几率有多渺茫,因为我们周遭的环境一直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一点。
这里的学生大多“从未去过”英国北部地区,甚至“伦敦北2区已经足够北了”,他们也往往以这一点为傲,因此评论时常带着阶级偏见的意味,显然文化贫瘠的“北方”并不值得一去。
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我拿到一个中庸的二等成绩,教授和老师们对于我的口音、说话习惯、以及思考论证方式都非常震惊,一位教学主管甚至询问我“来剑桥大学学习是否真的是对的选择”。
最后我离开了兽医专业,转而攻读科学史并顺利毕业。因为我不想在接下来3年的学习中,由于自己的工薪阶级背景,在医学院像皮肤病患者一样被歧视,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也有很多人拿相似的例子来揭示类似的差异,而又借此加固了南北分歧和阶级隔离。这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现象让人感觉,这所大学里没有人真的欢迎你在这里读书,不得不接纳你只是为了让类似拉米议员公布的结果等数据看起来更均衡一点。
因此我时常感觉自己只是个象征性的的存在,最差是个招生过程中的错误,最好也不过是签到表上需要勾画的名字。
阶级和种族差异不只存在于申请和录取系统中,在你费尽心思终于踏入学院大门时,会发现这种差异在内部也是根深蒂固。虽然我们国家的法院、银行和议会的多数席位会继续被这两所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占据,但这些所谓的国家精英无法成功履行自己的指责。
因为他们无法代表普罗大众,他们只熟悉自己所在的阶级团体,与他们阶级以外的群众是脱节的,这就导致他们无法真正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拉米议员建议建立一个非中央集中的申请制度,来扭转目前牛剑录取人数背景上的高度不平衡,而不是仅让少数几个人来做决定。
我想补充的是,除此之外,招生官的背景也必须多样化——招生官应该充分理解有着少数族裔背景的学生在想要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会面临多少困难、挑战和怀疑,毕竟根据数据和个人经历,这两个大学的体系和环境实际上并不想接纳我们。
保守党议员麦克维(Esther McVey)在本周的首相问答环节上呼吁“必须听取北方民众的呼声!”我衷心期望这一天能到来,但对其实现的可能性,我却不由得持怀疑态度。
在英国,阶级从来都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从社会资本、教育水平、衣食住行、娱乐方式、到选择哪个报纸,不同阶级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与习惯。
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前曾公布过一项“21世纪社会阶层”的数据分析结果,传统的三阶划分法——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和上层阶级(upper class)被从“无产者”到“精英”7个新定义的不同社会群体所取代:
- 精英阶级(Elite )--占英国人口6%。这是英国最富有及最有可能拥有特权的阶层,他们进入私校读书,然后升入顶尖大学,享受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比如听古典音乐、观看歌剧等。
- 世代中产阶级(Established middle class)--占英国人口25%。这是所有阶级中最合群的阶级,并且处于第二富裕的位置。他们会就职于传统行业,社交层面广泛并且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去。
- 技术型中产阶级(Technical middle class )--占英国人口6%。这是一个人口规模不大,但蒸蒸日上的新阶级。他们在经济上相对富有,但同时社会和文化资本略有欠缺,因此偏爱新兴文化。他们从事科学和技术类工作,喜欢社交媒体,主要与同行业的人接触。
- 新富工薪阶级(New affluent workers)--占英国人口15%。这些人的财富水平尚可,但还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他们大部分出身于工人阶级,性格很合群,很多的兴趣爱好和出发点是都财富。
- 传统工人阶级(Traditional working class)--占英国人口14%。这个群体拥有最高的平均年龄,虽然财富水平不高,但多数人已拥有自己的房产。他们有自己的社交与生活圈,不喜欢新兴文化,这一阶层的常见职业有卡车司机、清洁工和电工等。
- 新兴服务业工作者(Emergent service workers)--占英国人口19%。这群年轻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和文化资本,他们认识各行各业的人,享受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但是财富水平相对较低。
- 不稳定型无产者(Precariat )--占英国人口15%。最贫穷可能也是最缺乏足够教育的群体,他们倾向于和境况相似的人交往,没有太多文化兴趣,这一群体中超过80%的人没有自己的房产。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最深色的区域--意味着英国的精英群体--主要分布在伦敦和英国南部地区,这与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录取分布可谓高度重合。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许多毕业生都来自于世代中产阶级,这一现象同样不足为奇。可以说,牛津与剑桥的录取分布,只不过是阶级分化在教育领域里的一种体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且有文化,但是经济上没有充足保障的新兴服务业劳工普遍接受过大学教育,这一阶层的毕业生比例位居第三,仅次于精英和世代中产阶级。
不过图表也显示,精英阶层中也有人可能没有学位。该报告的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萨维奇(Mike Savage)教授认为,获得一个好的学位可能会影响到一类人最终会进入怎样的阶级,但是不去上大学也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好的上升空间。
此外数据还显示,从事同一项工作也会有收入差异,且这一收入差异取决于父母的工作——拥有高收入父母的人,在顶级行业的高薪职位上,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薪酬。
英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是“你所知道的不重要,你所认识的人才重要”,那么它仍然是现世的真相吗?BBC此前曾拍摄过一部知名的系列纪录片《56UP》,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 1964 年开始记录14位七岁小孩,每隔七年访问一次,一直到 2013 年他们56岁时结束拍摄,用以体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人生轨迹,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本文转自微信号:英国教育思维
作者:实习编辑段玉章 狄智美惠 编辑:乔敦)
英国房产投资收藏贴:
跟谷歌唱反调,鼓励员工"走出去",价值10亿镑的彭博社伦敦新总部里竟不设食堂
权威研报:为什么投资伦敦,脱欧后面临哪些挑战?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全面解读
中资港企176亿伦敦买楼圈地,胃口大开还要买购物中心并加大地产开发
《中资英国房地产投资报告(2017前三季度)》,重大交易盘点
中资背景企业大手笔收购欧洲物流资产包,战略布局明显,掌控英国欧洲物流地产
加价抢购,香港亿万女富豪2.5亿镑买伦敦大楼,港资加速英伦投资
英房投资必修:租客最看重什么?不同群体有哪些特征?【权威报告】
最新权威数据:英国最贵的区均价每平米还不到10万人民币;20年来哪些区域涨幅最大/最小?
【重磅】又有两大机构将迁往奥运新城,Stratford汇聚了哪些顶级机构?英国"副都"初具规模
资金被调查,账户遭冻结,交易难完成!你还在凭侥幸来汇钱购房吗?
伦敦那么大,哪个区域更适合您居住?剑桥权威调查解读伦敦33个行政区性格差别